戰車在閩南某海域遇險,73軍某旅副營長一頭扎進海里施救
官兵進行搶灘登陸訓練。劉志勇攝
深秋時節,閩南某海域波濤洶涌,由第73集團軍某旅合成二營兩棲突擊車、步戰車組成的先遣突擊群正向海軍某登陸艦進行整建制裝載訓練。
突然,“嘭”的一聲巨響,一臺兩棲戰車與登陸艦發生猛烈碰撞,此時前方報告:“6號車履帶沒有抵住渡板,請求再次登艦……”
“好,檢查車輛,確保沒有問題!”現場組織的副營長劉文軍強壓內心不安,下達命令。
“報告,方向已經對準!”
“繼續登艦,執行!”
然而,突然一個涌浪拍打車身,車體方向出現偏離,車體三分之二沒在水中,海水迅速從升降筒、炮塔灌入,戰車失去動力……
“6號車,現在里面什么情況……”甲板上,劉文軍用電臺緊急呼喊,卻沒有收到任何回復。
緊急關頭,劉文軍沖向兩棲戰車,他身上除了救生衣,來不及攜帶其他安全防護用具。
在確定戰車被渡板卡住后,他立即協調艦艉指揮員:“加大壓艙水的容量使艦艉下沉?!蓖瑫r伸手去拿牽引繩,試圖固定住車體!
旁邊的人一把拉住他:“太危險了!”
劉文軍怎會不知危險:艦艉離海面太近,他隨時可能被涌浪卷走。
然而,情況緊急,已容不得考慮太多,他一頭扎進海里——平時需多人合力才能拖動的牽引繩,竟被他拖著固定在車體上!
在確保車體不會側翻后,他艱難地爬上炮塔,大聲向車內喊道:“大家不要慌!”此時手足無措的車組成員聽到劉文軍的聲音后,不安的心才逐漸穩定下來。
燃眉之急已解,劉文軍稍稍松了一口氣。然而,單有牽引繩還不行,這只能保證車輛不會側翻,此時車內積水已經沒過了電瓶,如果進水過多,戰車就會沉入海底。
等待救援,還是冒險搶修?作為全旅首批兩棲裝備駕駛員,劉文軍在海上與該型裝備打了10多年交道,他心里清楚,在這樣的極限海況下搶修,稍有不慎就會車沉人亡。
“再拼一把!”劉文軍說道。隨后他再次跳入海中,將機械拖繩掛在戰車前側牽引鉤上……
在艦艉機械臂的作用下,不到100秒,車體從開始側傾到終于安全脫險,人群中發出一陣歡呼。
等到上岸后,記者注意到,劉文軍身上出現多處血痕和瘀傷,雙手血肉模糊。